【精选问答】存量非结构化数据300TB,每年新增不超过100TB,文件数也不是海量,有必要从NAS转到对象存储吗?

Sort:SDS百问 Release time:2020年11月16日
Share:

问:存量非结构化数据300TB,每年新增不超过100TB,文件数也不是海量,有必要从NAS转到对象存储吗?

主要还有点担心对象存储的稳定性,毕竟不少是基于x86服务器搭建的,并且现在传统的nas双活架构也比较成熟,性价比也非常高。


回答:


从杉岩在金融行业的实践来看,对象存储的稳定性已经在多个项目中得到了验证。以杉岩MOS对象存储为例,帮助广发证券管理6亿文件(PB级),从2017年稳定运行至今零故障,客户多次扩容升级,支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再如帮助CFCA管理50亿电子认证文件,帮助中国人保广东分公司和中山农商行(百TB级)管理金融影像数据等。无论是容量还是访问性能较原有NAS都有显著提升,而且持续稳定运行。下面从3个维度解答一下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稳定性/可靠性

NAS经过多年发展,主流产品的稳定性毋庸置疑。双控制器架构保障稳定性,中低端NAS通过RAID保障可靠性,高端NAS额外增加双活机制来提供高RPO/RTO的数据保护。但是,NAS内部的文件管理采用树形结构,单个挂载点达到5000万文件左右,会出现明显性能下降。

近几年对象存储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支撑的容量范围覆盖百TB级到EB级,数据规模覆盖千万级到百亿级甚至更多。对象存储的商用稳定性在众多金融行业的项目中已经得到验证。另外,主流对象存储厂商都提供多副本和纠删的数据保护机制,可以提供11个9的可靠性。另外对象存储的多节点集群相较NAS的双控架构,尤其是在意外故障情况下,其性能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要更好一些。


2.性价比

300TB的存量数据,初期采购一套NAS 挂磁盘框基本可以解决。但年增量100TB,后期扩容会比较频繁,再加上一系列的软件License和服务费用,总成本不一定比对象存储低。这种数据增量比较大的情形,NAS的挂载点会越来越多,管理起来复杂;对象存储的弹性扩展优势会体现得更加明显,运维工作量上也能减轻不少。人的成本(维护管理)今后会越来越高,而且是长期存在的,相比之下设备的一次性采购成本占比会越来越小。杉岩的对象存储提供文件接口和数据迁移方案,也可以纳管客户现有的NAS设备,提供统一命名空间的资源池,充分利旧,平滑迁移,进一步节省成本。


3.未来就绪

从基础设施的未来就绪能力上看,对象存储依托分布式架构,提供应用无感知扩容,容量性能不存在瓶颈,不会面临更高端NAS完全替代低端NAS的尴尬情形。

从业务应用的未来就绪能力上看,对象存储比NAS在支撑容器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更具优势,满足敏捷高效的需求,而且依托S3/OSS接口可无缝对接公有云平台,打造混合云存储方案,实现应用、数据在云端和本地的灵活迁移,让业务创新有更多可能。

企业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永远会有新的业务要上线,目前未知的数据在今后可能要存储,从长远考虑,选择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对象存储,显然比成熟但没有太大创新空间的NAS存储更合适。


Your privacy is important to u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and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By clicking "Accept all cookies",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You can read our Cookie Poli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hone

Service Hotline

400-838-3331

More contact information

Top

Scan code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