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基础架构、超融合基础架构和融合架构有什么区别?

Sort:存储知识 Release time:2020年03月28日
Share:

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等技术的出现,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包括传统IDC厂商、传统IT厂商在内的各行业巨头都在谋求转型,以适应当前云技术的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

因此,为企业的业务选择最佳的体系结构非常重要,因为它将通过简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保护数据来促进公司的增长和发展。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正确的业务基础架构都需要优秀的团队合作和管理。业务基础架构会与资源、服务和技术相结合,通过计划的流程和系统实现战略目标。

根据业务流程的模式,目前可以选择的有:传统或融合或超融合基础架构。


什么是传统的基础架构


传统的基础架构是单个单元的组合,即网络、备份工具、存储和应用服务器。

这些单独的单元相互连接,分别配置和管理。每一个单独的单元都有可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专门从事不同领域的IT专家对每个单元进行管理和提供支持的必要性。

传统架构的优势就是稳定性较好,运算能力很强,但弱势也很明显,成本高且处理并发的能力比较不尽如人意,需要配置很多接入口,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什么是融合基础架构?


融合基础架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把多个信息技术(IT)组件进行融合,组成一个单一的、优化的计算解决方案。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组件包括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IT基础设施管理,自动化和业务流程的软件。

近几年融合基础架构成为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应运而生的新事物。

融合基础架构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将数据中心关键融合基础架构整合到一个盒子或系统当中,并且进行融合基础架构统一管理。

与传统的基础架构不同,融合基础架构是一个预先配置的产品堆栈,其中存储、网络和应用程序服务器作为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出售。融合基础架构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硬件成本,这种类似“打包”的产品简化了数据中心技术架构的部署、优化与日常管理与维护。


什么是超融合基础架构?


超融合架构起初是受到 Google、Facebook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启发,结合虚拟化技术和企业IT的场景,为企业实现可扩展的 IT 基础架构。

随着包括网络,存储,备份在内的不同单元组合成一个单元,超融合基础架构变得越来越流行。

通过超融合基础架构 (HCI),可将存储、计算和网络连接功能整合到一个系统中。这种经过简化的解决方案可使用软件和 x86 服务器来替代专门构建的昂贵硬件。超融合基础架构可助企业降低数据中心复杂性,并提升扩展能力。 

与传统的和融合的基础架构相比,整个解决方案的配置在超融合基础架构中花费的时间更少,因为它集成了所有技术。该基础架构可以轻松部署和管理虚拟机,并在利用硬件资源的同时提高软件层的灵活性。


那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传统的基础架构单独管理每个单元,它需要一个成熟的大型专家团队,以最小心的方式处理每个单元。即使在融合基础架构中,每个元素也都应该单独管理,并且需要大量的控制,但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无需单独购买每个组件。

与传统和融合基础架构相比,超融合基础架构提供了简化的管理、财务精通的解决方案,并且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它们可以通过高数据保护更快地部署。

在为你的业务选择基础架构之前,你需要考虑两点,就是你的业务规模和业务需求。

传统的基础架构将适用于拥有庞大数据中心的企业和处理大规模部署的跨国公司。它需要多个工具和团队来确保高性能。

但是在硬件投资方面,传统的基础架构有点贵。在你的业务需要传统基础架构的情况下,如果你需要从头开始处理部署,那么你可以选择融合基础架构,因为融合的基础架构可以降低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巨大硬件投资成本。

在考虑关键功能时,超融合基础架构与传统和融合基础架构相叠加。这适合需要快速部署和快速访问资源的业务。

如果你的业务需要简化私有云/IT资源的交付,那么超融合基础架构将通过其API驱动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当你的企业需要采用以硬件为重点的方法并灵活部署和定制时,融合或传统的基础架构非常适合。

总之呢,在为你的业务选择合适的架构时,没有一种方案是绝对适用的,因为它应该和你的业务策略和目标相符合,也就是要“因地制宜”才是最佳的。




Your privacy is important to u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and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By clicking "Accept all cookies",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You can read our Cookie Poli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hone

Service Hotline

400-838-3331

More contact information

Top

Scan code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