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融合正在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

Sort:存储知识 Release time:2020年04月01日
Share:

随着数据不断增长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兴起,新兴应用对IT架构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不确定性成为了主要挑战,因此催生出了一种创新的架构——超融合。近年来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替换传统架构已势不可挡,超融合正在成为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核心。
 

1. 什么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存储、网络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架构采用类似Google、Facebook后台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2. 超融合技术成熟吗?



据《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17》报告显示,超融合系统(Hyperconverged Integrated System)位于期望膨胀期顶点附近。这预示着超融合很快将渡过概念炒作期,开始规模化推广。Gartner连续几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预测,在2-5年超融合将真正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在国内市场,这个速度比Gartner预期更快。另外,Wikibon连续三年的预测显示,未来公有云、私有数据中心的集中存储,将被超融合为代表的技术取代。


3. 为什么超融合架构比传统架构好?



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IT架构已难于应对快速变化和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相比传统架构,超融合到到底具备哪些优势呢?



4. 超融合到底能适用于哪些场景?


 

超融合技术非常成熟,已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实践和验证,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私有云、开发测试、分支机构、VDI、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超融合不仅能够应用于一些新兴的或边缘的应用,而且随着超融合技术成熟,架构稳定,线性扩展的性能以及传统架构无法比拟的高可靠性,近年来,包括教育、政府、医疗、金融以及大中型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尝试将重要的业务迁移至超融合平台运行。超融合将是企业云转型的必由之路。


5. 超融合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云转型?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传统三层架构暴露各种弊端,对业务造成较大的影响:

虚拟机数量快速增长,物理服务器和传统集中存储已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由于传统物理服务器解决方案部署复杂、实施周期长,影响业务交付;

传统解决方案购买流程复杂,周期长,难以实现按需购买;

管理窗口多,部署复杂,运维难度大,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高;


以亚马逊、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都是基于标准x86服务器,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向客户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超融合正是这样的架构,不仅具备互联网基因,还包含分布式、融合、弹性扩展、稳定可靠、高性能、易部署易维护等一系列特性。采用超融合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底层支撑,是企业向云转型的理想选择。


SandStone HyperCube 超融合基础架构一体机融合虚拟化计算、软件定义存储和云管理平台于一体,经过预集成和调优的超融合单元可以快速稳定地提供一站式的私有云服务,一体机中集成的软件定义存储可以灵活满足企业传统应用和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同存储需求,对现有IT环境中的虚拟机应用和存储卷,都可以集中纳管,将虚拟机、容器等技术带来的复杂性隐藏在单一管理平台中,是云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一站式选择。


推荐阅读:

超融合架构与虚拟化系统的关系?

什么是超融合一体机?和超融合服务器是一回事吗?




Your privacy is important to u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and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By clicking "Accept all cookies",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You can read our Cookie Poli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hone

Service Hotline

400-838-3331

More contact information

Top

Scan code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