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不同存储场景,不同数据形态的存储问题
提供高效、智能、可靠的数据管理方案
联系方式
售后服务热线
400-838-3331转3
关注官方公众号
服务邮箱
support@szsandstone.com
关注杉岩小助手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最被人接受的场景,传统虚拟桌面环境(VDI)的共享存储,在进行扩展的时,需要增添服务器和存储阵列;而采用SDS作为VDI存储的时候,可与虚拟化平台进行融合部署,仅需要扩展服务器,依靠服务器内的本地存储来增加虚拟共享存储容量。可以说,VDI的存储包含在单独的服务器里,纵向可以通过添加磁盘进行扩展,横向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服务器节点。
软件定义存储有什么优势?借助软件定义的存储,可以按照所需的精确容量、性能和保护组合(不多也不少)动态调配应用。采用这种存储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摒弃低效、专用的硬件,转而使用更灵活、透明且自动化的系统。它为存储领域带来了服务器虚拟化赋予计算领域的简单性、效率和成本节约。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软件定义存储。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安全等资源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义,并且能够自动分配这些资源。软件定义存储的核心是存储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通过现有资源和应用程序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提供支持,从而实现IT灵活性。其核心思想是将资源池化——处理器、网络、存储和可能的中间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生成计算的原子单位,并根据业务流程需求很容易地分配或取消 。可以安装在商用资源(x86硬件、虚 拟机监控程序或者云)和/或者现有计算硬件上的 任何存储软件堆栈。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被赋予了许多标签: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
当前时代的IT系统架构伴随着软件定义的发展,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IT架构核心数据保险箱的存储单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前端业务应用规模从数据量、性能、安全性以及应用类型上都有了成倍的增长,传统的存储设备和解决方案很难满足这种大规模应用场景的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类型及访问数据的IO模型各不相同,采用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可以更好的应对目前的挑战。
由于SSD的实际写入带宽受到业务类型和内部状态的双重影响,因此业界一般会标出在典型工况下的写入带宽。对于用户来说,在系统设计时,4kB随机写入的稳态性能通常被认为是SSD的写入带宽的下限。业界也有很多方法来测试该性能。为了使得测试结果有效,需要在测试前对待测SSD进行清空(Purge)和预处理(Precondition),使得它进入到稳态。
随着我行数字化业务的持续开展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线上线下业务渠 道不断拓展,其产生的影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急速增加,我行正面临 现有的文件存储设施不能适应业务增长、系统管理复杂、扩展能力差、访问能力 差等问题。因此亟需启动开放式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平台项目,来满足我行 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读取和管理需求。本文将从我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 现状及痛点入手,深入剖析我行当前影像系统的架构方案瓶颈和不足,以及对对 象存储架构体系转型升级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型思路,同时结 合实际现状,抛出转型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几个难点问题,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扫码关注